統一與分裂

中國歷史的啟示

單維彰的私人書摘

葛劍雄(1992)。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臺北市:錦繡。

儘管我們討論的是昔日的天下,但面向的無疑是未來的世界

我在江曉原編(2019)《科學人文:新的科學理念》對葛劍雄〈我的人文與科學觀〉一見傾心,於是找他的其他著作,找到這一本出版甚早的書──葛教授 1945 年生,這本書出版在他 47 歲上。就大陸的政治氛圍而言,這本書當真根據歷史證據,表達一名地理史學者的見解。葛教授從大家知道的「話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說起,清算三千年來「中原」的分合與「中國」的疆界歷程。總的來說,似乎分多合少,而且目前的疆域也談不上「固有」。

Page 99 做了一個小結論:為「統一」設兩種定義,按第一種定義,僅有清代 1759-1840 年間是「統一」的;按第二種定義,則有秦、兩漢、晉、隋唐、元明清這些政權的 950 年是「統一」的。

Page 69 這段話雖是簡單史實,但寫得精簡明白,值得複製下來。

西元 220 年,曹丕廢漢獻帝自立,建國號魏。第二年,劉備即帝位,史稱蜀漢或蜀。孫權起初接受魏的封號稱吳王,實際上並不受魏的控制,到 229 年也稱帝〔三國正式成立〕。263 年,魏滅蜀。二年後司馬炎廢魏帝,建立晉朝。晉太康元 (280) 年出兵滅吳,三國鼎立正式結束〔共 51 年〕。西晉的統一非常短暫,到永寧元 (301) 年「八王之亂」,僅僅 21 年。
「理論上」的西晉可以算到 316 年(愍帝建興四年),但自稱劉姓(劉淵)的匈奴人已經於 304 年在平陽(山西臨汾)建立了另一個「漢」,史稱前趙,可謂「五胡十六國」的前兆。就是劉淵的傳人劉曜在 316 年滅了西晉。

Page 71 列出五胡十六國簡表(304--439 年)。西域民族從東漢起遷入黃河流域,各族統治者和上層人士已具有政治與軍事才幹,並且適應了中原的生產方式。十幾個政權先後在黃河流域、遼河流域、四川盆地建立起來,史稱五胡十六國。

這是一次民族融合的歷程。在北方,五胡融入了漢民族;向南逃竄或遷徙的漢人則吸納了南方原住民。西晉在 316 年結束之後,司馬氏王公貴族逃到南方,於 317 年在健康建立東晉,漢民族從「中原」大批南下。

Page 163ff 東晉起,漢人大量南遷。福建泉州西側的水稱為晉江,東側的水稱為洛陽江,從這兩個名字可以推想當年南遷漢人的心情。以下這段話說明北方「漢人」的民族融合情況。

契丹人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到了後期,遼國人口中漢人佔首位,其次才是契丹人。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金滅遼之後,把契丹人也稱為漢人。而在元朝,蒙古人把北方的漢人、女真人、奚人(東部鮮卑)全部視為一體,通通劃為「漢人」。

Page 155 東晉南遷的漢人並沒有和原住民族相融,因為他們早在漢武帝時期被強迫遷出了,他們提早被迫融入了漢族:

漢武帝強迫越人遷出,今天浙江南部到福建區域內,不設任何行政區,任其虛置,僅留下少數逃脫了遷移的越人。直到西漢後期才在福州恢復了治縣。東越、閩越、東甌作為一個民族就此被消滅了,但並不是肉體上的消滅。(Page 159) 東漢袁康作《越絕書》。
難怪常聽說閩南語才是「正港的」漢語。

在北方十六國之外,鮮卑人拓跋氏於 389 年在平城(山西大同)建立了北魏,基本上由北魏在 440 年左右「統一」了北方,但部份土地在 420 年之前被東晉奪回,而東晉自己在 420 年被劉裕篡國,開始了「宋齊梁陳」的南方政權:南朝 (420-589)。開啟南朝的劉裕曾經振奮南方的武力,難得出現北閥成功的紀錄。

Page 263 清商樂

曹操父子創制的音樂──清商樂,西晉之後便在中原失傳了。幸好有移民將它帶到了河西走廊,為那邊的王朝服務,並持續培養人才。前秦滅張氏前涼,演奏清商樂的專門人才被符堅所得。劉裕北伐攻下長安之後,將樂師帶回江南,清商樂在中原又失傳了。隋文帝滅陳後,清商樂回到中原。隋文帝聽到這仰慕已久的音樂,稱之為「華夏正音」。

北魏的東界不能越過遼河,遼東一直到新疆焉耆(烏魯木齊西南方 200 公里處)當時屬於高句麗。而北魏的安穩局面不能維持一百年,在 535 年已經分裂成東魏、西魏,然後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北周的關中、隴西世族當中,出了一名楊堅,在 588 年結束了南北分治,「天下」一統於隋。而楊氏的隋朝只維持了四十年就改了唐朝。

從西元 220 到 620 這四百年間複雜的歷史,我從高中以來就沒記清楚過。現在罰自己再做一次功課。

Page 259ff

長江三角洲經過孫吳、東晉與南朝的 400 年經營,農產已經相當發達。唐朝安史之亂後,長江三角洲的稅賦額竟佔國用之半。
這樣的產業基礎,使得唐末以後,從南宋偏安到太平天國、東南自保,江南一直可以脫離中原/華北的中央政權而自給自足。

以下三個地區都曾經在秦漢時期納於中原政權的版圖之內,葛教授梳理它們與中國的分合。

朝鮮:

(Page 70) 東漢在朝鮮半島還保留著樂浪郡。東漢末年遼東的公孫氏政權又設立了帶方郡。〔公孫度,漢末割據遼東的軍閥。這樣都還可以說漢人統治著朝鮮。〕但高句麗於 209 年自國內城遷都至丸都城(兩城都在吉林省集安市)後,日益壯大,終於在 313 年完全佔領樂浪郡。差不多與此同時,帶方郡也被南方的馬韓〔西元 -100..300 年間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勢力〕併吞。從西漢開始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設置正式政區的歷史,就此結束〔大約西元 10..210 年的二百年〕。西元 427 年,高句麗遷都平壤。儘管高句麗相當大一部份疆域還在今天中國境內,但它已成為中國以外的獨立政權。
越南:
(Page 70) 西漢以來,漢朝疆域的南端是日南郡象林縣〔北緯 14 度〕。192 年(也有資料說是 137 年)當地人區逵建立了林邑國(Lâm Ấp,占族人,又稱為越南的占城第一王朝)...三國期間,林邑向北擴張,併吞了日南郡西卷縣,漢越邊界退到北緯 17 度線。(Page 72) 到了南朝後期,林邑又佔了日南郡剩下的三個縣,使得南朝的南界退到北緯 18 度線。〔河內市大約在北緯 21 度;如今邊界還有爭議,因而引起中越戰爭。〕

(Page 80) 唐末 906 年,交州(河內市)土豪曲承美驅逐了唐朝地方官,自稱靜海軍節度使。「五代」初期的南漢兩度出兵,恢復對交州的統治。939 年,交州人再度驅逐南漢,由吳權稱王。越南從此脫離了中國。

海南島:
(Page 73) 隋代西元 602 年「重新」在海南島設立珠崖、儋耳、臨振三郡,從此大陸政權對海南島的行政管轄再也沒有中斷過。

Page 125 華夏文明的發展,為何先黃河後長江呢?地理史學給了個說法:

竺可楨等地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證明,三四千年前中國的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秦漢時期的黃河流域年均溫比現在高一、二攝氏度,氣候溫和降水充沛。而長江流域過於濕熱,雨水過多,中原人望而生畏。
那麼,今日的「全球暖化」是否只是讓中原「回暖」呢?

Page 128 以農立國

一定的生產方式需要一定的地理條件。農業在中原很早就成了幾乎唯一的、排他性的產業〔徐光啟《農政全書》有此文獻探討〕。秦漢以後,牧業在中原王朝的經濟中已經毫無地位。重農抑商、重本抑末(手工業、服務業)政策更使得更多人民成為土地的依賴者。以一家一戶生產為基礎的經濟結構強調自給自足。

Page 137 美洲作物

明清時引進了甘薯〔徐光啟有〈甘藷疏〉〕、玉米、花生、馬鈴薯等美洲糧食作物,使原本不能生產的乾旱地、坡地、山地都能得到利用,引起漢族農民大批湧向長江中游和南方山區。
這些新作物使得能夠開墾的土地變多了,也因此可以承載更多人口。

Page 147 中國人口

中國最早人口統計是西漢在西元 2 年所做的統計,記載於《漢書.地理志》,全國 103 郡,5959 萬人〔可謂六千萬人口〕。(p.164) 明中期人口突破一億,十七世紀初接近二億,十八世紀末突破三億,清朝結束時人口已達四億三千萬。(p.165) 大量剩餘人口不得簿流向兩塊最大的處女地──東北和臺灣〔闖關東、渡黑水。最後,我爸從東北到臺灣。〕

Page 232

明朝每十年一修的「黃冊」(戶籍冊)要以省為單位上報南京後湖(玄武湖),官方規定「黃冊到湖期限」浙江 20 日,福建 65 日,四川 150 日,雲南 180 日。這是在「驛站」系統健全運作時的公文傳遞速度。驛站系統是西漢河內太守(河南境內)王溫舒發明的。
Pages 236-239 但是「黃冊」只能參考不可盡信。清順治 13 年(1656)發現發現崇禎 15 年(1642)製作黃冊的官吏,「順便」把下一個十年的黃冊──崇禎 24 年黃冊──也編好了。沒想到崇禎在 17 年就上吊了。Page 246ff 再說了一些漢朝、宋朝戶口不實的故事。

Page 109 羈縻行政區

所謂「羈」是用軍事手段和政治壓力加以控制,「縻」是以經濟和物質的利益給予撫慰。羈縻政區起源於中原王朝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或新征服區實行的特殊政策。雖也和正式政區一樣設州縣,但一般不徵賦稅徭役,不派行政官員,由當地部族首領世襲。〔非洲國家裡的「酋長」看來也是類似觀念〕(Page 188) 漢武帝在南方和西南新開發地區設立「初郡」,乃屬羈縻政區。

Pages 188-195

西漢行政體系為郡/國、縣/侯國/邑/道,縣以下有亭、鄉、里。東漢在郡上面加了州。在唐代,州─郡─縣的三級結構改稱道─州/郡─縣。元朝擴大成四級,最上面稱為「行省」,而明朝把「行省」改稱「布政使司」但是「省」這個字流傳下來,到清朝正式使用「省」為一級行政區。明朝開始「直轄」觀念:北直隸、南直隸,直屬於北京和南京。

Page 197 從漢朝的羈縻政區以來,葛教授細數各朝的行政體系越來越因地制宜的發展,並做出結論:

在一個國家中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行政制度(包括經濟、賦稅、刑法等制度),並不會妨礙國家的統一。相反,只要運用得當,結果必然會維護和加強統一。

Pages 241-247 神通廣大的吏

官與吏、統與治的分離。官經常調度,吏終身不離部門或地方,有的還子承父業,世襲罔替。他們除了精通公開的律令條文以外,還了解內部流通的知識和數據,其中大部分沒有書面記錄,僅靠口耳相傳,對外界更是秘而不宣。地方上的吏更是土豪劣紳拉攏和依靠的對象。但是吏在名義上的社會地位卻很低。除了特殊情況,他們一輩子也不可能成為官。吏的知識和經驗,即使其中合法的、有用的部份,一般也不會成為公開流佈的著作;其中見不得人的訣竅和內幕,當然就更不會留下書面記錄了。實際是吏掌管了國家的刑法、財政、賦稅、戶口、建造、漕運、倉儲、水利。
接著,葛先生舉清朝《三異筆談》王二先生為例。「吏」能處裡的事務,有如以下這件:

Page 130ff 夢溪筆談運糧算題(卷 11)

每個民伕可背 6 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帶 5 天的乾糧,一個民伕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維持 18 天。(6 斗米,每人每天吃 2 升,二人吃 18 天。)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能前進 9 天的路程。兩個民伕供應一個士兵的話,一次可以維持 26 天。(8 天以後,其中一個民伕背的米已經吃光,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如果要計回程,只能前進 13 天的路程。三個民伕供應一個士兵 ... 只可以前進 16 天的路程。

假定一支軍隊每天能前進 40 公里,在 30 萬民伕的供應下,7 萬作戰士兵(另 3 萬士兵負責輜重)的活動半徑只有 640 公里。漢唐的軍隊以長安為起點,還到不了今天的蘭州。而以玉門關或陽關(敦煌以西)為起點的話,往返於新疆西部或北部的行程也不只 16 天,很難想像如何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

Page 264 敦煌石窟

敦煌長期處於地方割據政權的控制之下,基本上避免了戰爭破壞。瓜、沙二州地方政權的獨立存在,使得敦煌逃避了中原戰禍的波及。

Page 272,按照葛教授的看法,中國史上只有兩次思想空前活躍,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一次是春秋戰國時期,第二次就是五四運動前後。這樣也太慘了吧?「科玄之辯」應該可以算是五四那一波中的亮點。

Page 273ff

中國歷史上天下一統的太平盛世卻沒有形成與之相稱的思想自由和學術繁榮,更沒有產生一批超越時代的巨匠。西漢初期還迴照著諸子百家的餘光,武帝以後卻只有儒家獨享尊榮。盛唐可以炫耀數以萬計的瑰麗詩篇,但在思想領域卻黯然失色。近十億字的《四庫全書》可使任何「稽古右文」的帝王望塵莫及,但正是在修書的十餘年間,禁毀的書籍多達三千餘種、百餘萬冊,文字獄四十多起,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所謂乾嘉盛世卻是對文化思想箝制最深、對知識分子控制最嚴的黑暗時代。
不知道乾嘉疇人,例如談天三友,是不是思想自由的?

Page 31 利瑪竇

修《明史》的史官在評述利瑪竇的「萬國全圖」時還認為「其說荒渺莫考」,只是由於「其國人充斥中土」,所以「其地固有之」;總算承認了歐洲的存在。

Page 170

西漢時,齊地(山東半島)已有織造業,但需求很低不能發達。明朝後期,棉布才成普通百姓的必需品,產地集中於松江府(上海)〔徐光啟父親種植棉花,他考鄉試時兼程拜訪黃道婆祠〕。

Page 185

戰國時期趙國的武靈王〔他姓嬴,跟秦王同姓〕採用胡人的短衣作為軍服,以騎兵代替戰車,馬拉的兵車很快退出了歷史舞台。〔所以指南車並不實用?〕

Page 208

文天祥在宋亡後誓死不降,但並不反對他的弟弟當元朝的官。

[ 回上層 ]


Created: Aug 15, 2023
Last Revised: 09/17
© Copyright 2023 Wei-Chang Shann 單維彰     [Home Page]
shann@math.ncu.edu.tw